2024年12月4日,东莞理工学院工程软件重点实验室陈爱芳特聘副教授联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俊国教授团队等在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中科院1区Top期刊,最新IF = 4.6)上发表题为“Clustering the Diurnal Cycle of Precipitation Using Global Satellite Data”的研究论文。
降水昼夜周期是各种时间尺度上降水周期的基本组成部分。然而,缺乏对降水昼夜周期的全面和直观的聚类描述(包括全球范围内的降水量、频率、强度和季节性)阻碍了对气候对社会影响的理解。本研究使用高分辨率卫星降水数据和分层聚类方法探究了全球降水的昼夜周期及其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沿海和地形复杂性的区域表现出复杂的聚类模式。显著的簇间差异表明,降水量和频率的昼夜周期性强于降水强度。此外,季节性聚类转换分析表明全球降水昼夜周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本研究提供了多组信息丰富且用户友好的降水昼夜周期地图,加强了对次日降水机制及其气候影响的研究。
图1:全球降水量的昼夜周期的空间分布。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聚类,而不同的透明度级别表示不同的日降水量。
该研究成果得到了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61144001,42101041)和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2022B1212010016)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Chen, P., Chen, A., Yin, S., Li, Y., & Liu, J. (2024). Clustering the diurnal cycle of precipitation using global satellite dat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1, e2024GL111513. https://doi.org/10.1029/2024GL1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