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3F2025-08-27T11%3A49%3A58.740Z&w=3840&q=100)
东莞理工学院卫星地面站(莞星台)介绍
东莞理工学院卫星地面站是国内首座面向防灾应急的高校卫星地面接收站,位于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求真园,占地面积约320平方米。
地面站面向我国南方主要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需求,重点围绕工程外部环境监测和风险识别,开展遥感卫星数据接收服务,是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及东莞市遥感监测与灾害防御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科研支撑平台。

卫星接收设备
卫星地面站配备了S/X波段7.5米接收天线、L波段3.7米接收天线,采用低轨、高轨两套卫星接收系统。
7.5米口径接收天线,采用S/X双频段测控数传一体化设计,支持主流遥感卫星的解调\译码,接收EOS系列、JPSS系列、风云系列等国内外十余型遥感卫星数据(左图)。3.7米口径天线接收高轨卫星FY-4实时遥感数据,具备十分钟级更新频率(右图)。


科学研究
卫星地面站致力于通过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多领域研究,为城市安全和区域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基于GIS和遥感影像分析的区域气象灾害实时监测与评估,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活动数据,构建时空网格动态预警模型;利用卫星遥感和图像分割技术,研究洪涝遥感影像特征,开发高精度洪涝淹没范围提取方法,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以及基于多源SAR影像应用时序InSAR技术,监测粤港澳大湾区的地表沉降、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基础设施变形,获取毫米级沉降速率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城市安全运行和基础设施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应用服务
基于东莞理工学院卫星地面站和高分数据中心,打造集数据接收、预处理、存储管理、数据分发、数据服务、产品研发全链条的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与应用中心,为科学研究、工程外部环境监测预测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并优先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应急决策。

卫星地面站自研可视化预览平台
同时,地面站作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积极面向广东省开展公众科普教育及学生实践实训,打造学术交流、成果展览、系统演示的高水平宣传平台。
截止目前,卫星地面站举办了多场科普参观活动,接待团队40余次,接待人数近2000。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工信厅、东莞市水务局、香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个单位部门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参观,此外,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莞城中心小学、东莞理工学院附属幼儿园等多个中小学的学生到地面站参观学习。



未来,依托东莞理工学院应用型大学在产学研方面的优势条件,将联合高校、卫星遥感产业公司建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与应用联盟,优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并辐射全国,并以东莞理工学院卫星地面站为纽带,推动联盟内成员卫星遥感数据共享、开展卫星遥感数据产品研发等工作,共同解决地方政府实际需求。
“莞星台”名字由来
2024.11
卫星地面站建成并正式接收数据,面向东莞理工学院师生及校友举办卫星地面站征名活动。
2025.03
征名活动受到广泛的关注,收到了560余个投稿。经过评审团队的评选,最终10个方案脱颖而出,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2025.04
“莞星台”以最高票数当选卫星地面站名字。莞星台谐音“观星台”,以“莞”锚定莞工归属,以“星”聚焦卫星通讯、灾害监测预警等核心功能,以“台”定位科研平台与科普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