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陈爱芳特聘副教授在Nature Index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成果

2025年4月15日,东莞理工学院工程软件重点实验室陈爱芳特聘副教授联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俊国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陈德亮院士团队等在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题为“ Impact of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on fluvial discharge in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的研究论文。


热带气旋引发的洪水具有严重破坏性。尽管关于洪水成因及其变化的研究文献不断增多,但是热带气旋对区域洪水的影响量化研究仍旧不足。本文利用广泛使用的可变渗透能力水文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VIC]),开展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热带气旋降水的水文过程模拟。研究发现,热带气旋在流域下游地区带来的径流量明显高于上游地区。1967至2015年期间,热带气旋在河流大多数水文站点造成了30%以上的年最大洪峰流量。热带气旋也是该区域长重现期强洪水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热带气旋引发的河流径流量的时空变化与热带气旋降水和路径的变化密切相关,呈现上游增加趋势,下游减少趋势。本研究强调了热带气旋活动对洪水变化的关键影响,并表明了热带气旋对极端洪水的重要影响。

图1:1967–2015年澜沧江—湄公河干流八个水文站的年最大热带气旋径流量。(a)热带气旋路径和发生年份,(b)VIC模拟的各站年最大热带气旋径流量,以及(c)与热带气旋径流量相关的年最大峰值的年度分布和比例。在图b中,条形图为热带气旋径流量的年时间序列,相应的虚线为五年移动平均值;年时间序列的时间趋势以黑色字体显示,星号表示高于90%显著性水平的趋势。在图c中,每个水平条右侧的百分比显示了每个站点该时期内与热带气旋径流量相关的年最大峰值与径流量的比例。


该研究成果得到了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61144001,42101041)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Chen, A., Wang, J., Toumi, R., Huang, H., Yang, L., Chen, D., He, B., Liu, J. (2025). Impact of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on fluvial discharge in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2, e2024GL113199.

https://doi.org/10.1029/2024GL113199